作为化解稳增长与地方财政受困两者矛盾的利器,专项金融债是指金融机构为筹集用于特定目的的贷款或投资等业务资金而发行的债券。目前我国发行的专项金融债主要涉及小微企业贷款和“三农”贷款领域。专项金融债的发行实则为货币政策的定向扩张,在积极财政政策落地后,货币政策采取了和地方债发行规则类似的发行方式,逐步推进有利于在微调中实现稳增长的预期,利于缓解存量地方债压力,降低政府违约风险。
专项金融债于2015年年中正式亮相。2015年8月4日,国开行、农发行向邮储银行定向发行专项建设债券,中央财政按照专项建设债券的90%给予贴息。关于这批用于补充地方建设项目资本金的专项建设债券的规模,国开行大约为2000亿元,农发行为1000亿元,总规模为3000亿元。就稳增长需求来看,我们认为专项金融债于2016年将成整体放量趋势,累计将达3000-4000亿元左右。但由于专项金融债多为定向发行,以托底实体经济为矢,故而其供给并不会对债市造成冲击。而传统政策性银行债发行量增速或将略有萎缩,增速预计为8.14%,2016年发行量预计为2.8万亿左右。
具体到国家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和农业发展银行的债券发行量,我们利用2015年的发行数据进行统计,得到国开行发债占比为44.21%,进出口银行占比22.38%,农发行占比033.41%,预计2016年发行分布持平,其中2016年国开行预计发行12376亿元,进出口银行预计发行6265亿元,农发行预计发行9354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