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周五上午在公开市场进行了300亿元7天期逆回购,中标利率维持在2.25%。继前日之后连续第二天暂停14天期逆回购操作。
14日公开市场有300亿元逆回购到期,日操作量全额对冲。上周净回笼规模达4150亿元,创7月以来最高,前一周净投放600亿元。
据中国金融信息网人民币频道统计数据显示,上周(10月10日-16日)央行公开市场有5650亿元逆回购到期。其中,14天期逆回购共计4400亿元到期,周一到周五到期规模分别为1200亿元、700亿元、1400亿元、800亿元、300亿元;周二、周三分别有600亿元和650亿元28天期逆回购到期。周三和13日还有2595亿MLF到期。
13日,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结合MLF到期2595亿元,人民银行对18家金融机构开展MLF操作共3010亿元,其中6个月2170亿元、1年期840亿元,利率与上期持平,分别为2.85%、3.0%。3个月期限继续缺席,或再次体现央行在维持资金面整体平稳的情况下,通过拉长期限来提高资金成本的意图。
市场人士表示,虽然公开市场继续净回笼,但资金供求关系仍旧偏松。13日银行间市场资金面主流期限资金利率虽继续略有上升,但资金供求仍大体均衡,国庆长假后流动性的大体宽裕格局仍在延续。
对于央行连续两日暂停了持续多日的14天逆回购的操作举措,华创证券表示,14天逆回购购暂停不意味着货币政策转向,资金面宽松是央行暂停14天逆回购的主要原因。连日来资金面持续宽松,央行顺势回收流动性,体现出央行依然中性的货币政策取向,同时也反映出央行去杠杆的货币政策目标并未发生变化,只是由于银行需求不足因此暂停了14天和28天逆回购。因此此次14天逆回购暂停并非货币政策转向的标志,只是央行中性货币政策取向下随行就市的操作,不必过度解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