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11月9日(周三)上午在公开市场上开展了2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维持在2.25%水平不变。当日公开市场继续大额净回笼,规模达1350亿元,这也是连续第六日净回笼。
据中国金融信息网人民币频道统计数据显示,本周(11月7日-11月13日)央行公开市场有6700亿元逆回购到期。其中7天和14天期的到期量分别为3300和3400亿元,无央票和正回购到期。周一到周五的逆回购到期量分别为1600亿元、1850亿元、1550亿元、850亿元和850亿元。
尽管央行在公开市场上连续大规模净回笼,但近期市场资金面不改整体宽松态势,货币市场利率波动不大。
中信证券固收研报指出,综合来看,央行坚持货币政策中性稳健态度不变,并进一步提出未来要“主动调结构、主动去杠杆、主动防泡沫”三个主动,货币政策也将继续通过量价分离、锁短放长策略实现“精准发力”,有针对性地为实体经济运行服务,为当前结构调整期拓展时间和空间。
中国人民银行8日晚发布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报告指出,目前7天期逆回购仍是公开市场操作的主要品种,14天期和28天期逆回购作为辅助品种在公开市场操作中相机选择使用,服务于调控需要和市场需求。
由于公开市场操作量受到流动性状况、季节性因素和市场预期等多种因素影响,多品种搭配后操作量的增减变化会有所加大,因此衡量银行体系流动性松紧程度应更关注利率指标,而非简单观察央行操作量。
未来,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密切关注流动性形势和市场环境变化,进一步完善公开市场操作机制,丰富操作工具和期限品种,加强与市场沟通,不断提高操作的前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统计局11月9日最新公布数据显示,中国10月CPI同比上涨2.1%,中国10月PPI同比上涨1.2%。目前市场最大的焦点在于即将出炉的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结果。招商证券研报认为,CPI、PPI双双上行,货币政策空间受限,但通胀的涨幅相对温和,预计货币政策延续当前的基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