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输入30
您所在的位置:
德国30年来首次出现贸易逆差,A股ETF首日成交超230亿元,下半年港股有望走出新行情
 

  A股震荡调整

  A股今日震荡调整,截至收盘,沪指跌0.04%,深成指跌0.41%,创业板指跌0.34%。

  上半年,A股先抑后扬,4月27日以来市场持续回暖,上半年A股总成交额超114万亿元。下半年A股行情将如何演绎?我们来连线申万宏源首席市场专家桂浩明。

  市场总体强势仍在维系

  《全球财经连线》:近日沪指围绕3400点震荡,A股市场呈现了怎样的格局?您预计后续A股会延续这一趋势吗?

  桂浩明:近期市场围绕3400点一线展开争夺,实际上前阶段上证综指已突破3400点,但上攻后受到重重阻碍,又退回到3400点下方,目前在这一位置上下缠绕。

  首先,这一格局反映出市场总体强势仍在维系。从4月底不到3000点反弹到现在已有一定幅度,目前在往上进一步运行,特别是进入前期成交密集区,这一过程中出现反复是正常的。

  其次,在这段时间中,虽然指数上攻的力度会有所减弱,但个股行情非常活跃,一些个股此起彼伏,使得市场中仍具备一定的财富效应。

  更重要的是,从形态上来说,3400点一线虽然阻力不小,但是从买方不断向这一位置冲击、成交量在此不断堆积的角度来看,未来仍有希望向上突破。只是需要在这个位置有较充分的整理,一旦突破后将继续上一个台阶,冲击3500点的可能性仍然是存在的。

  市场曾预期7月份大盘会有一定调整压力,但目前来看这种调整更多反映在3400点一线的拉锯当中,大盘并未在此形成明显回调。由于市场基本面逐步得到改善、流动性较宽裕,加之大家对中报业绩已有所预期,因此市场总体向上的格局没有改变。

  ETF互联互通对A股市场有积极意义

  《全球财经连线》:A股ETF首日成交超230亿元,比今年开通前提升近10%。你如何看ETF互联互通对A股市场的影响?

  桂浩明:ETF实现互联互通后的第一个交易日,A股ETF成交(比今年开通前)增加了近10%,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可能来自外资。以往外资不能直接购买A股市场当中的ETF基金,现在有了互联互通机制,借助于“北向通”渠道,外资可以直接买入,这对于ETF扩大投资者群体具有积极意义,反过来也为外资寻找中国良好投资标的创造了条件。

  过去外资要购买中国A股,需要直接选股,或购买海外发行的、跟踪MSCI指数的基金。但是经过几年的发展,境内ETF已有较多品种,特别是一些宽基ETF经过了多年检验,显示出较明显的投资效能。所以ETF实现互联互通后也受到各类资金的欢迎。不但能够吸引更多增量资金,同时对于稳定市场、把资金更多地引向一些大盘蓝筹、绩优等品种也创造了条件,对于未来股市发展有着积极作用。

  港股涨跌不一 医药板块走高

  今日港股主要指数涨跌不一,医药板块延续涨势。截至收盘,恒指涨0.1%,恒生科技指数跌0.47%。

  上半年,恒指累跌6.57%,恒生科技指数累跌14.12%,港股1-6月份累计成交额同比下降32%。对于港股行情的分析,我们来连线香港证券学会专业委员温天纳。

  投资者看好医药板块投资价值

  《全球财经连线》:今日港股医药股走高,推动力是什么?

  温天纳:今日港股基本呈现上落整固格局,没有很明显的方向,投资者在布局上也较为谨慎。特别是进入下半年,(受到)外围股市尤其是美国(影响),由于当地假期,投资者的布局不敢太过进取,这是市场的特征。

  生物医药类股份表现不错,主要原因是不少投资者认为相关板块价值投资的机会基本上已经出现。此外,疫情缓和后消费的恢复与医药的消费有关联性的,所以相关板块有比较强势的表现。此外,与内地A股股市有一定关联性的。

  下半年港股有望走出新行情

   《全球财经连线》:上半年港股整体表现如何?你如何看下半年的走势?

  温天纳:对比上半年,下半年的股市有几个重点需要留意。包括全球经济复苏的力度究竟有多大,对港股的波动性来说,可能也有一定的影响。

  上半年,市场上的黑天鹅事件,一些不确定性的因素特别多,导致整个市场在上半年处于比较震荡的格局,疫情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到了下半年,这些因素无论是环球经济、通胀、地缘因素,再加上疫情,都是比较明朗化的。所以下半年来看,在国家经济明显反弹复苏的阶段下,对港股来说应该是比较强的支持。

  从盘面看,预计下半年,市场不明朗因素有望消除,股市基本上可以走出新的行情。

  德国30多年来首次出现贸易逆差

  德国联邦统计局4日发布数据显示,德国5月的出口额环比萎缩了0.5%,进口额环比上涨2.7%,经工作日和季节调整后,德国5月的外贸逆差为10亿欧元。这是德国30年来首次出现贸易逆差。德国外贸的前景如何?欧洲经济是否已经出现降温信号?我们来连线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研究员朱宇方。

  德国存在能源储备性超前进口

  《全球财经连线》:德国30多年来首次出现商品贸易逆差,原因是什么?未来出口还会是德国经济的动力吗?

  朱宇方:德国最近出现货物贸易逆差,引发关注,需要考虑进口和出口两方面的情况。

  从进口来看,德国依赖能源进口,而能源价格由于俄乌冲突飙升。今年4月份和5月份,能源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翻了一番,为了保证今年冬天的天然气供应,欧盟规定在10月1日以前,所有成员国天然气储备容量须达到9成以上,所以存在储备性超前进口的状况,导致德国进口额大幅上升。

  从出口来看,德国出口产业的原材料进价大幅上升,包括粮食、金属等,5月通胀率达到7.9%,创战后纪录。对于出口商来说,如果将成本转嫁给国际客户,会影响德国商品的竞争力;如果不转嫁,出口商又缺乏生产动力,将导致出口萎缩。进口上升、出口萎缩,导致商品贸易逆差出现。

  未来德国经济增长可能不得不靠出口拉动,因为德国本身的增长模式在战后已奉行了几十年,很难在短期内改变。德国进口廉价原材料、加工出口的增长模式,十分依赖国际供应链,需要低价原料、中间品和他国廉价劳动力,以及非常高效的国际物流。目前不仅是疫情和俄乌冲突的问题,整个全球化的退潮已对德国的增长模式产生了挑战,所以德国未来的确要思考如何调整自身经济增长模式。

  大规模加息使欧元区高债务国承压

  《全球财经连线》:能源危机仍在蔓延,欧洲经济是否已经出现降温信号?

  朱宇方:对欧洲经济来说,目前面临的最核心问题是能源危机以及俄乌冲突带来的严重通胀。欧元区5月份的通胀率已超过8%,欧央行表示不得不放弃负利率政策,并在7月份进行第一次加息。

  但欧元区是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经济体,如果为了抑制通胀大规模加息,会抑制投资、打压经济景气,而且给一些高债务国家带来很大压力。意大利、希腊、西班牙等国此前由于新冠疫情已背负很高的公共债务,如果再加息,债务情况将会进一步恶化,对欧元区来说可能是极大挑战。已有经济学家提出新的欧元危机的可能性,这也是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节目嘉宾意见仅代表本人观点。)

  (工行网站特约作者:施诗)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注: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

(2022-07-06)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