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输入30
您所在的位置:
全球农业保险科技化征途:破解五大痛点 构筑新型生态链
 

  随着俄乌冲突与极端气候等因素日益影响全球粮食供应,越来越多国家开始借助农业保险科技化进程,助推农作物种植提效与粮食增产。

  “事实上,当前全球农业保险的发展也面临诸多挑战,急需科技赋能降本增效。”一位国内财产保险公司产品创新部门人士向记者指出。一是近年气候变化导致极端气候事件增多,令依靠历史数据的农业保险已无法有效覆盖新的风险,需融合农作物种植与气候变化最新数据优化风控模型;二是在全球众多以小农户为主的农业地区,传统农业保险仍面临较高运营成本与覆盖面不足等局限,需要互联网技术降低农户投保成本,三是传统农业保险查勘方式仍效率低下,难以及时解决农户的资金压力。

  在他看来,这些挑战若无法得到妥善解决,将拖累很多国家民众种植积极性下降,导致全球粮食增产压力加大。

  这也无形间驱动众多国家积极探索农业保险与科技的全面融合,通过加快农业保险产品创新,提高农业保险覆盖率,提升农险理赔效率与精确度,塑造农业保险生态链,有效解决粮食增产瓶颈。

  如今,传感器、无人机、人工智能、遥感技术等新型科技已大量应用在现代农业领域,创造大量即时、完整、多维度的数据,为农业保险创新奠定扎实的基础。

  比如美国农业部凭借这些高科技采集了大量农业播种数据,为美国农业保险产品精准定价、精准承保、高效理赔查勘、风险控制等提供了丰富数据来源。

  加拿大阿尔伯塔省农业金融服务公司(AFSC)则尝试运用无人驾驶机技术、地理信息系统、雷达图像、高分辨率卫星等高科技,大大提高农业保险查勘定损效率。

  目前,国内众多财险公司也成功运用众多高科技,赋能农业保险科技化“蜕变”。比如平安产险已完成360余款指数保险产品储备,涉及气象指数、价格指数、产量指数、碳汇遥感指数等新型农险业务场景,保险标的囊括生猪、鸡蛋、马铃薯、森林等50余个农产品。

  在多位农业保险领域业内人士看来,尽管取得诸多进展,国内农业保险科技化赋能仍需突破诸多发展瓶颈,包括相关部门需加快建立鼓励农险科技创新投入的政策体系,推动农业保险数据共享机制尽早落地,着手构建农业保险科技的应用标准等。

  近日,由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等机构联合发布的《科技助力农险高质量发展白皮书(2022)》(下称《白皮书》)指出,当前数字技术正在重塑农业和农业保险,全球主要经济体都在探索农业保险与科技的融合路径,构建新型农业保险生态链,都给中国农业保险科技发展提供诸多启示与借鉴。

  五大科技赋能

  长期以来,全球农业保险都面临业务成本高、操作效率低、信息不对称、合规隐患大、保险定价粗放等五大痛点。

  “尤其在近年极端气候频发与俄乌冲突升级的情况下,这些瓶颈对不少国家农业增产的拖累效应被进一步放大,倒逼这些国家加快农业保险科技化转型步伐。”上述国内财产保险公司产品创新部门人士向记者透露。

  《白皮书》指出,目前高科技对农业保险的赋能,主要体现在五大方面:

  一是移动互联网和智能终端的迅猛发展,令越来越多农业保险承保理赔流程从电脑端迁移到移动端,有效降低全球产险公司的人力成本与工作量,进而提升农业保险服务效率。

  二是在3S技术(括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物联网(电子耳标、电子项圈等)与 人工智能AI 等高科技的支持下,全球产险公司可以建立种植业管理和养殖业数量精准管理系统,实现按图承保、数量识别精确承保模式,有效降低保险机构虚假承保的违规风险。

  三是3S、AI与物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正帮助全球产险公司建立种植业“天、空、地”一体化的定损体系与养殖业死亡个体智能识别体系,实现按图理赔、识别理赔等精准理赔模式,提升保险机构定损的客观性、可靠性和科学性,规避保险机构虚假理赔和协议赔付等违规风险。

  四是在气象、遥感等大数据的助力下,越来越多全球产险公司可以建立以科技为驱动的农业保险产品创新体系,推进农业保险的“扩面、提标和增品”。如今,众多欧美国家保险机构已凭借大数据分析与智能风控算法模型,创新开发天气指数保险、遥感指数保险、价格保险、产量保险、收入保险、“保险+期货”等保险产品,并借助天气指数数据跟踪、遥感指数解译、价格预测、遥感测产、期货量单对冲等技术助推农业保险业务快速发展。

  五是随着气象、产量、灾情、保险理赔等大数据日益融合运用,全球产险公司已开发基于多源数据的农作物生产风险精算模型,实现主要农作物品种在不同地域的差异化生产风险评估,以此建立科学的保险费率动态调整机制,实现基于地区风险差异的不同保险定价,既能有效激发各地农户增产积极性,又可以协助产险公司持续提升业务竞争力。

  记者获悉,农业保险的科技化转型,已在欧美国家取得诸多进展。

  美国农业部研发的 Cropland Data Layer Program,就是借助卫星遥感技术,在当地玉米、大豆的主产区进行实时监测,保险公司则通过数据处理技术对这些主产区农作物生长变化状况进行分析,精确估算当地耕地面积,作为精准按图承保、规避虚假承保风险的重要依据。

  国际气候与社会研究所 (IRI) 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NASA) 正合作利用卫星数据改善指数保险,即卫星技术将提供更丰富且多维度的气候变化信息数据,帮助产险公司更精准地预测未来农业险赔付风险,尽早做好风险防范措施。

  瑞士保险科技初创企业Etherics 正致力于为当地农户提供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农业保险——使用当地天气参数作为智能合约的触发条件,即智能合约的各个关联方能独立获得相关验证信息,实现公平、及时与透明的赔付,将三个月的农业险理赔周期缩短至一周。

  德国软件服务提供商365FarmNet基于欧洲航天局(ESA)的开放卫星数据绘制农产品生产状况图表,向当地农民提供农作物规划、产量预测、牲畜管理、运营分析等解决方案。目前安联等大型保险公司正在使用这家机构的科技,帮助自身降低农产品实际产量与预估值的偏差。

  “欧美国家农业险与科技的深度融合,也给我们带来诸多启示。其中包括如何将科技与农险业务发展痛点紧密结合,进一步优化农业保险业务模式;保险机构如何增强遥感、卫星图像、地理信息系统等高科技的研发应用,补充自身农业保险数据不足等瓶颈;如何用好大数据技术提升农业保险创新步伐与理赔效率等。”前述国内财产保险公司产品创新部门人士向记者透露。

  在他看来,国际经验表明——随着农业数字化程度持续增强,保险机构还可以积极参与农业生态链建设,一是发现更多的保险产品创新应用场景,助力农户更好使用高科技解决自身农业生产问题;二是通过高科技服务广大农户同时,积累大量实际数据信息,解决自身农业数据不足等瓶颈,为未来产品创新与精准定价提供额外的支持。

  中国农业保险科技化“破局”

  通过汲取全球农业保险科技化转型的诸多经验,中国产险公司正在积极构建日益完善的新型农业保险服务生态。

  《白皮书》显示,在移动互联、3S、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高科技的驱动下,2017 年以来国内农业保险科技化征途迈入爆发期,众多保险公司充分使用各类高科技与大数据算法模型,研发大量新型农业保险产品。比如华农财产保险联合农信互联开展“互联网+生猪价格指数保险”的创新模式;中华保险联合蚂蚁金服提供“互联网+融资+保险+农业供应链”的一体化创新服务;平安产险推出“AI+农险”新模式,推出多模态生物识别、牲畜识别、OCR 票证通、声纹识别、签名识别等多项智能黑科技,广泛应用在农业保险领域。

  此外,第三方科技公司正赋能国内保险机构完善农业保险服务业态。比如北京佰信蓝图科技向多家保险公司提供农业保险移动服务平台“农险云图”,北京佳格天地科技为农险企业提供遥感服务,北京航天信德通过高分卫星为农险企业提供遥感数据,深智恒际科技有限公司为农业保险公司提供牲畜识别技术等。

  一位平安产险人士向记者透露,针对不同农作物生产,农业保险的科技化业态也是截然不同的。在种植险领域,他们正探索建立以“移动终端+卫星遥感+鸟瞰无人机+线下验证”四位一体的查勘定损模式,利用高精度卫星遥感影像,结合农作物光谱特征和物产气候特征,准确划分受灾面积,识别农作物不同受损等级,并通过抽样验证、校验遥感定损图等技术大幅提高理赔精准性;在养殖险领域,他们则打造“移动终端+水印相机+远程视频”模式,陆续试点NFC电子耳标、牛脸识别等技术,在疫情常态化和各类自然灾害频发的情况下,借助远程视频和多方呼入技术,将科技与标准化流程相结合,大幅降低虚假理赔风险。随着农业保险科技化进程的不断深入,目前平安产险已探索“保险+期货”、“保险+农担”等产业振兴模式,撬动产业资金7.23亿元,助力14万户农户年合计增收4.2亿元,积极促进农业增产。

  记者获悉,围绕不同科技赋能,国内农业保险的应用场景也各有侧重。比如国寿财险引入的铁塔遥感技术,主要依托“星、空、气、视、地”五位一体的种植业保险技术体系,对所承保的农作物生长进行全流程实时监控预警,广泛用于“按图承保”领域。

  安华农险则将区块链技术用于部分地区的肉鸭养殖保险研发,设立智能理赔条件——通过计算及比对鸭雏进雏数量、饲养数据(包括饲养过程的死亡数量、饲料 用量、免疫接种等数据)、屠宰场数据等多方数据,验证肉鸭每日真实死亡数量,以此作为精准赔付的依据。

  在多位农业保险业内人士看来,相比西方国家农业保险科技化进展,中国仍存在某些差距,包括科技与业务的结合仍有待加强,纵深发展不够大;农业保险科技服务覆盖面不够广;保险公司的农业保险科技运用能力发展不平衡等。

  一家国内大型财险公司农业保险部门人士向记者透露,他们调研发现,多数保险机构对遥感定损服务的接受价格约为 0.2-0.5 元/ 亩,但第三方科技公司的实际成本投入(数据购买和人力成本)高于 0.5 元/亩,导致遥感定损技术的使用范围被压缩,未能在种植业保险获得更大的应用覆盖面。

  “此外,国内部分科技在农业保险的应用效果还有待增强。”他指出。以牛脸识别为例,目前相关科技仍存在受拍摄角度及光线条件等外部因素影响大、识别实际成本高等瓶颈,导致应用实践范畴受限。

  记者了解到,相比欧美国家农业保险科技化转型呈现均衡发展态势,国内保险公司的农险科技运用能力发展也不够平衡。具体而言,人保、平安、太保等大型保险公司正持续增加对农险科技的投入,引领农险科技化转型。然而,众多中小保险公司因业务量较小,对农险科技投入相对较低,难以有效覆盖农险科技的硬件设备与技术更新成本。

  多位保险业内人士对此建议,相关部门一方面需尽快建立鼓励农业保险科技投入的政策体系,推动各家保险公司积极加大科研投资,扭转当前国内保险公司农险科技运用能力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一方面则加快建立农业保险数据共享机制,降低保险公司借助大数据分析技术开展农业保险创新的运作成本。

  “这背后,是相关部门需尽早确立农险科技的应用标准。”上述国内大型财险公司农业保险部门人士坦言。毕竟,农业保险科技化发展,需整合财政、农业、林草、气象、保险公司等多方信息资源,但不同来源的数据需引入统一的农险科技应用标准作为支撑,才能最大限度推动保险公司加快农业保险创新力度,助力中国农业保险更快实现高质量发展。

  (工行网站特约作者:陈植)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注: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

(2022-07-06)
【关闭窗口】